左岸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配件 寶箱 食譜
查看: 1269|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2020年中國總產能達2669萬輛 銷量僅136萬輛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21-9-28 12:22: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導語:在9月13日的國新辦新聞釋出會上,工信部部長肖亞慶表示,現在新能源汽車企業數量太多,處於小而散的狀況。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可以視為國家級勸退和鼓勵新能源車企重組了,而藉助市場作用,鼓勵新能源汽車企業之間的兼併重組、做大做強,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是相關政策制定者透露出來的比較明確的態度。】

撰文|張大川、編輯|禾 子

根據乘聯會以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資料顯示,2020年底,中國新能源汽車總產能已經達到2669萬輛,而2020年全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僅為136萬輛;而到2025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將達到530萬輛,但彼時國內新能源汽車總產能預計將可達驚人的3661萬輛。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處在一個明顯的產能過剩階段。如果沒有辦法及時化解,將成為地方經濟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的一個比較大的隱患。在積極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地同時,多管齊下,多措並舉地消化當前新能源汽車產能,成為從中央政策制定者到地方政府再到各家車企都需要關注的方向。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如何市場化地尋求兼併重組

曾幾何時,動輒遍及全國、投入數以百億計的工廠以及成為地方政府座上賓的禮遇,成為了不少資本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標配。但如今無論是恆大、寶能、格力這樣尋求轉型的傳統企業,還是遊俠、博郡、賽麟、拜騰這樣的新勢力造車,目前都陷入了比較大的困境。而這些企業留下來的一座座工廠,都成為地方政府的巨大包袱。無論是最終由財政買單,還是成為銀行的壞賬,都將由整個社會來共同承擔。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不過相比於過往由行政資源主導的拉郎配,最近一段時間由車企出於自己需求而形成的工廠資源的兼併重組的案例出現了不少:北京現代將第一工廠出售給理想汽車;而將公司總部落戶北京的小米汽車,一直和寶沃汽車傳出各種緋聞;華人運通使用了東風悅達起亞在鹽城的工廠,HiPhi X已經順利投產;寶馬收購華晨汽車的資產,現成的工廠資源是最被其垂涎的;至於廣菲克,也將廣州工廠出售給了廣汽,廣汽旗下的自主品牌傳祺/埃安,或者廣豐以及廣本,都有擴產的需求。未來,可能隨著某些新勢力的擴產,會有更多傳統車企的工廠被這些後起之秀所收購。但總的來看,隨著國內汽車市場告別了過往的高速增長,擁有擴產需求的車企將越來越少;而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的競爭也愈發激烈,之前井噴式的跨界造車也將告一個段落,透過市場化方法尋求過剩產能消化的大門將逐步關上。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扶持新能源汽車出口迫在眉睫

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尤其是電動車市場成長較快,但我們規劃的大量產能目前依然沒有辦法消化掉。所以消化這些產能的捷徑之一就是尋求新能源汽車向海外市場的出口。當前對新能源汽車更加友好的歐洲市場是國內車企的主要目的地:無論是吉利領克、上汽MG,還是小鵬、蔚來以及愛馳,都有比較明確的在歐洲佈局的戰略。在歐洲,當前有競爭力的電動車車型並不多,除了大眾MEB之外,再沒有其他技術上比較有競爭力的本土電動車品牌和車型。根據上汽的規劃,從2021年起的5年內,上汽計劃出口150萬臺新能源汽車。從效益來看,上汽2020年靠積分一輛車獲得4000歐,基本實現了歐洲業務的盈利,日後的業務前景持續看好。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歐洲市場之外,是否能夠開啟其他海外市場同樣也值得我們關注。全球範圍內的限制碳排放已經成為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這也就意味著新能源汽車,尤其是電動車在國外也有比較巨大的需求。要在這些市場打出一片天地,尤其是在不依賴政府補貼的情況下推出有競爭力和價效比的車型,是對主機廠一個比較大的考驗。所以說,在國際貿易規則允許的前提下,為這些車企提供配套的出口政策,是從中央到地方政府層面在下一個階段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尤其是在當前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的情況下,能否在「一帶一路」的基礎上,實現電動車的規模化出口,是一個具有足以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的問題。

地方政府的新能源汽車熱需要降降溫

燃油車時代,擁有一家合資車企的地方,往往都能夠在房地產之外為當地找到一個比較可靠的經濟和產業支柱,在貢獻稅收和解決就業方面發揮了比較大的作用。對於那些沒有佈局汽車產業的地方政府來說,新能源汽車這個風口是其不能錯過的一個絕佳機會。所以抑制地方政府的新能源汽車衝動,成為嚴控新能源汽車產業無序發展的一個重要抓手。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說起地方政府投資扶持,其實成功的案例並不多。上海選擇了技術上相對成熟且可靠的特斯拉,而目前特斯拉不僅在國內較為強勢,上海也成為其輻射海外市場的一個重要的出口基地;合肥市政府在蔚來投資上取得了比較大的成功,透過蔚來股票一波大幅上漲,合肥不僅順利收回了之前的投資,並大大賺了一筆;同時其也已經和蔚來形成了深度繫結的關係。但除了這些相對有限的案例外,更多都是一些倒貼了土地並提供貸款擔保,最後甚至連車型都沒有下線,落得一地雞毛的情況。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點評

國內汽車行業,即便是新能源汽車行業已經出現了非常明顯的過剩。如果無法正視這些風險,不推出更多能夠實際解決問題的舉措,當這些產能積累到一定程度,必然會觸發系統性或者區域性的金融危機。在堅決遏制新的汽車專案上馬的同時,也需要積極引導資本對核心技術的投入。用市場化的手段和方法,去吸引那些真正有競爭力的主機廠來擴大自己的規模,同時引導那些不具備核心競爭力的公司逐步退出市場。對於地方政府為了招攬專案,而給出的高額補貼進行嚴格約束,並形成事後追責的制度。只有這樣,才能將有限的資源真正聚焦在核心企業上,培育出自己的新能源汽車巨頭。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沙發
 樓主| 發表於 2021-9-28 12:23:01 | 只看該作者
400余家车企闲置产能超过2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能利用率仅5% 2021-09-16 09:54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9月13日,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现在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太多,处于小而散的状况。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尽可能市场化集中,避免分散。
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逆势而上,跑赢大盘。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以下简称“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8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24.9万辆,同比增长167.5%,环比增12%;1-8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147.9万辆,同比增长202.1%。
肖亚庆指出,目前新能源汽车发展有“三个突破”:一是技术突破,二是产品突破,三是市场突破,连续六年实现产销量位居全球第一。
“现在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太多,处于小而散的状况。要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肖亚庆说,新能源汽车技术含量高,所以资源应该尽可能市场化集中,避免分散。
媒体评说
新能源汽车产能利用率仅5
新浪财经: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国家发改委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总年产能已经达到2669万辆;2020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则为136万辆;“十三五”期末,国内新能源汽车已经出现产能过剩。“十四五”期间,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问题可能在“十三五”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剧。
经济观察网:最新的工商数据显示,479家新能源整车企业中,大多数是中小型企业。其中,注册资本超过4亿元的大型企业仅占14.6%,注册资本低于4000万元的小型企业则占41.3%。大量新能源车企销量低迷被认为是无法避免的局面。2020年总体销量中,除了8家头部车企外,其他腰部和尾部车企只能瓜分不足40万辆销量。其中,知豆电动车、康迪电动车、时空电动车、领途汽车等新能源车企2020年销量为0。很多新能源车企虽然销量少、实力弱,但产能规模却不小。例如,2020年销量为0的领途汽车和科迪电动车,前者的年产能达25万辆,后者的年产能为10万辆。
新能源汽车企业兼并重组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网易:首先,是提升新能源汽车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其次,是增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综合竞争力。最后,是提升我国实现“碳中和”的速度。新能源汽车企业通过兼并和重组,可以对某些低技术制造环节进行转移布局,以低碳引领的技术深度参与到新一轮的汽车产业链重构中。
搜狐:在降低新能源车企准入门槛一年后,工信部提出的鼓励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无疑是对当下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实际现状所做出的方向引导。而具体做法还需要伴随着后续的市场检验,不断做出修正和完善。
提醒各地方政府:理性投资
腾讯网: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赵英指出,虽说当前还有很多新造车企业处于存续状态,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大格局已经形成,曾经的“PPT造车”若还未实现量产交付,则已无前景可言。所以,今后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在现有格局下进行兼并重组,同时也应在此时提醒各地方政府:理性投资,不要再见到一个新造车企业就快速审批并提供优惠政策,甚至拨款支持。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理事贾新光指出,政府的过多干预也导致每个地方都想发展汽车产业,却不一定都有条件。
金融界:在业界看来,新能源造车热在经过洗牌、重构新秩序后,最终能留下来的,必将是掌握核心技术、用心造车的企业。以今年切入新能源汽车赛道的企业来看,大部分企业都选择与其他仍留在牌桌的车企合作,共谋发展,如360牵手哪吒、格力电器拟出资130亿元收购珠海银隆等。而近日动作频频的小米汽车,也被传出赴中国一汽洽谈深度对接。
经济观察网:吉利、长城、蔚来等车企已经开始布局海外市场。通过进军海外市场,亦能够促进国内新能源汽车产能的有效利用。
网易:在资本和销量市场“齐头并进”的情况下,我们不难看出,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处于爬坡关键期。在此之际,工信部的这番言论,无疑是让新能源汽车市场“稳下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樓主| 發表於 2021-9-28 12:23:47 | 只看該作者
造车新势力99%会死,剩下那1%将带给产业新生
汽车公社 [url=]石劼、查攸吟[/url] 2021-09-18 06:30:10

如果100个人里面,只有1个人能存活下来,这样的残酷赛道,还会有人竞相扑上去吗?

微观世界里,几乎没有人做这样的选择。而产业维度,各大企业却在趋之若鹜:这就是新能源车的赛道——如今产能严重过剩。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9月13日,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对记者表示,现阶段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太大,出于小而散的状况。并给出了建议,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

“现在各方面对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热情很高,对新能源汽车发展有很大促进,但是也要看到新能源汽车技术含量高的特点,所以资源应该尽可能市场化集中,避免分散。”

嚯!朝阳般如火如荼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竟出现产能过剩的风险?是的,因为根据相关数据,2020年新能源车产能利用率仅约5.1%,超过2,500万辆过剩。

从数据上看问题

几年前,工信部公开国内有171家燃油车制造商时,业内不乏惊呼的声音——比起同一个销量规模级别的美国市场,我们的车企数量实在是太多了些。

但如果燃油车企业像是还能数过来株数的乔木灌木,那么新能源车制造商更像是无数疯长冒出来的野草。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补贴时代尾声,仓库内废弃的新能源汽车

根据此前媒体的报道,早在2017年5月,国内注册新能源汽车制造的企业就已经达到308家。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2018年年初又给了一个314家新造车企业的说法。到了今年5月份,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表示,中国共有71个整车集团,新能源汽车企业有455家(狭义造车新势力企业有49个)。而《华尔街日报》援引分析机构数据称,中国有超过487家新能源车制造商。更晚的新能源车企业数量数字,达到了500以上。

其兴也浩,其亡也众。我们无法想象大约五百家车企未来拥在中国这一块市场内,和平共处、其乐融融的景象。因为这差不多能凑一个营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即便放去全世界,似乎也实在太多了一些。

太多的只是整车制造企业么?若是将视角范围扩大至整个新能源产业链,截至今年9月初,综合企企查、天眼查数据,国内涉及新能源产业链的实体总数,已超过33万规模,堪称天文数字规模。而其中绝大部分,是注册资金4000万以下的中小企业。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比亚迪公司在西安的电动客车生产线

好吧,简单筛选一下,若以是否完成高新企业认证来判定其是否具有一定实力,那么其中达标者为3649家,占比约1.1%。

玩家如此之众,那么提供给其分享的这个市场呢?

根据乘联会数据,2021年8月,全年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已达到24.9万辆,同比增长高达167.5%,环比增12.0%。如果以2021年以来的数据看,那么1-8月,新能源车总销量147.9万辆。而在2020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36万辆。

上面的销量数据似乎一路向好,而且总量也非常之大。然而若是对比一下上面那些企业的数字,“粥少僧多”显然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轻易得出的结论。更何况,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还必须面对特斯拉这个超级巨兽的存在。

实际上整个2020年,在中国市场内销售新能源汽车总量超过10万台的的企业,仅有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以及特斯拉3家,最后一家还是独资外企。这3家企业,瓜分了全部市场销量的近半数。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上海临港特斯拉超级工厂的新车停放区

上汽、广汽、长城、蔚来、奇瑞等5家企业,全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在4-10万台。另有8家企业的销量分布在2-3.5万辆区间。大量整车企业市场销量维持在较低水平。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最近十年内高速发展的结果。尽管期间有过不止一次的调整期,但过短过快的发展速度,仍难免使整个产业良莠不齐,其中的反面例子非常之多。相信许多人应该还记得,两年多前北京鸟巢那著名的“赛麟老头乐之夜”闹剧。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赛麟之夜中的“老头乐”阵列

实际上,近两年来,除了赛麟汽车外,折戟的新势力还有游侠、拜腾、前途、博郡汽车等多家。而这种洗牌以及随之而来的资源整合,其结果就是部分有一定实力的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进入了相对良性的发展轨道。

以今年8月为例,理想汽车(9433辆)、小鹏汽车(7214辆)、哪吒汽车(6613辆)、蔚来(5880辆)、零跑汽车(4488辆)等5个品牌的总交付量,达到了3.36万辆规模。尽管这些企业的销量,只占到当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总量(24.9万辆)的13.5%,但对比其最近两年以来的数据,很难不让人对其未来发展有所期待。

从历史与行业规律中找答案

汽车产业有百年历史,如果参考海外汽车强国的发展态势,以及中国燃油车企业的发展历程,很容易发现,企业和品牌数量有一个少-多-少的过程。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美国汽车产业早期的经典名车,派克特公司的“双六”豪华轿车(Packard twin-six)。然而,该公司早已湮没于历史的长河,甚至品牌都没有能留下

美国汽车在二十世纪初迎来大发展,包括早期电动车公司(1940年后基本消失)和燃油车品牌,在最多的时候有数百家之多。后来,通用汽车、福特汽车等巨头开始吞并扩张。如今我们看到通用旗下有雪佛兰、别克等品牌,最初其实都是独立的汽车公司,通用通过换股或者兼并等方式纳入麾下。

东方的李书福,西方已故的马尔乔内,都曾面对着几十家燃油车企业发出了“未来仅留三五家”的预测。那么在数量高一个级数的新车企中间,又有多少会死去?一家同造车新势力有着密切关联的资本给出了判断:99%。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蔚来资本管理合伙人朱岩

蔚来资本管理合伙人朱岩曾经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中国有数百家初创公司押宝电动汽车革命,但由于新技术研发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最终只有1%能够生存下来。“从零开始白手起家到造出一辆车,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需要充沛的资金投入和数量庞大的人员团队,”朱岩表示,“因此新能源车企的生存率将非常低。”

从名称即可知道,蔚来资本同造车新势力翘楚蔚来汽车有着很深的渊源。2016年,由蔚来汽车发起,红杉中国和高瓴联合作为发起人,蔚来资本由是创立,所管理的首期人民币基金——蔚来新能源产业发展基金规模达100亿元人民币,聚焦的核心投资领域围绕新能源汽车展开,涵盖智能驾驶、车联网、出行、新能源及能源互联网、新材料、先进制造等。三大全职管理合伙人中,朱岩关注新能源、创新技术领域,余宁关注整车行业投资和投后管理,张君毅关注汽车产业链、智能网联及出行领域,三人与资本发起方蔚来创始人李斌构成公司管理核心。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前CEO,汽车界一代传奇塞尔吉奥·马尔乔内

这样一家与造车新势力相关的投资公司并不看好新势力的存活率,再考虑到之前李书福、马尔乔内、肖勇等人的预测其实也不是绝对局限于燃油车公司,原理也适用于新势力,可以确定的是,大咖主流都认为绝大多数新能源车制造商都会倒在征途上。

在难度一定的前提下,淘汰赛的残酷程度和参赛时的踊跃程度基本上都是正相关的关系,国内新能源汽车项目的狂热注定了结局。

以中国流通协会统计的数据看,新能源整车项目仅仅在2015年至2017年6月底,计划投建的数量就超过了200个,相关投资金额突破人民币万亿元。如果将各家车企业已公开的新能源汽车产能目标汇总,那么几乎接近当前国内燃油车销量——超过2,000万辆,大约是2020年国家预定新能源车销量目标的10倍。据工信部旗下赛迪研究院统计,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总产能已达2669万辆,而当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仅约136.7万辆,产能利用率仅约5.1%,闲置产能超过2500万辆。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因此,“新能源车产能过剩2000万辆”并不是到2021年才有,几乎在4年前就已经接近这个水平。

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落地速度。根据工信部企业及产品公告统计,2017年度共有64家车企实际生产了新能源汽车。如果按照487家新能源车企业统计,比例仅有13%。时至2021年,虽然中国汽车市场新能源车销量占比大幅度提升,但是目前2021全年预期最高值也就300万辆级别,几乎只有规划产能的九分之一。

对弱势新能源车企更为致命的是,这两三百万辆销量的“头部集中度”很高,被特斯拉、比亚迪、蔚来等领头羊占去绝大多数份额,而大众、宝马等传统车企也来分一杯羹,留给弱势新势力的份额微乎其微。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我们都知道,汽车产能需要达到80%才能保证盈利,目前新势力当中也只有特斯拉个别季度达成了净盈利,其他新势力多半都是只有毛利率,而净利润还没有转正。头部车企都这样艰难,那么弱势新势力呢?

自从汽车诞生以来,一直都是标准的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代表。即便目前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变局,智能、网联以及新能源三大变革、迫在眉睫的新四化等,注定将颠覆原本的产业面貌,甚至在部分程度上改变这场游戏的基本规则。然而这仍不能改变这个产业是需要大量持续性的资金投入,以及强大技术研发能力作为支撑的事实。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当然,肖亚庆部长13日的发言中,也没有否认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步,称赞其有“三个突破”:

一是技术突破。我国建立了上下游贯通的完整产业体系,突破了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技术。其中,动力电池技术全球领先,与2012年相比单体能量密度提高2.2倍,成本同时下降85%左右。

二是产品突破。我国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在原有基础上大幅提升,很多车已经达到500公里以上。

三是市场突破。我国新能源汽车连续六年产销量全球第一,截至8月底累计推广已经超过了700万辆。

但肖部长也进一步提出,要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而这一点,对新能源产业发展至关重要。仅以汽车“新四化”为例,无论电气化/新能源,还是智能网联化/自动驾驶,都极其烧钱,研发成本远高于燃油车时代的技术项目。例如大众汽车为MEB平台耗费超过500亿欧元之多,而相应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也是成本惊人。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耗资达500亿欧元的大众MEB平台


这时候,就更需要产业将资源集中起来,而不是各自为战、重复建设。甚至巨头之间都可能通过结盟、合作的形式,提高协同效应,共同分摊居高的研发与建设成本。几百个实力很弱的小企业,远不如几个实力很强的大企业更有利,哪怕后面几个大企业就是前面的小企业兼并而来,都会在“集中汇聚”的过程中产生质变性的飞跃。

至于这种行业合并重组趋势对什么样的企业更为有利,自然是已有较大规模的企业,例如特斯拉、比亚迪这样的新能源头部企业,大众、通用、丰田、吉利、长城这样致力于大力发展电气化和智能化的传统巨头;掌握了核心技术、拥有强大体系的企业,例如以用户体系和品牌建设闻名的蔚来、本土智能化水平出众的小鹏,以及对于宁德时代、华为、百度等掌握核心科技的技术提供商,都会有较好的发展机会。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使小鹏当上“本土智能化水平出众”称赞的关键,P5车型

事实上,新的一轮整合早已是现在进行时。例如刚和一汽集团谈完合作,目前正积极洽谈收购宝沃事宜的小米集团。更早一些,与360签收的哪吒汽车,还有拟130亿收购珠海银隆的格力电器等。不过,想要通向飞跃悬崖,抵达胜利的彼岸,还需要后面真正残酷的兼并、整合之路。

尽管“百不存一”的寓言之后,是鲜血淋漓的荆棘之路,然而在肃杀涤荡了泛滥之后,中国新能源产业势必将面貌一新。那时,无论是“弯道超车”的夸赞,还是中国汽车立于世界之林的底气,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强力支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左岸論壇

GMT+8, 2024-4-28 07:51 , Processed in 0.02823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