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岸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配件 寶箱 食譜
查看: 160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肩頸痠痛愈冷愈嚴重?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9-9-13 16:00: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file:///C:/DOCUME~1/Jean/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1.jpg
現代人生活愈來愈少不了電腦、智慧型手機,抱怨肩膀僵硬的人也跟著愈來愈多。
一○四人力銀行針對上班族的身心健康調查就發現,「頸部肩膀僵硬」高居第二大病痛。
但你可知道,身體僵硬其實是神經緊張的警訊!
《天下雜誌》日本館甫出版的《活絡副交感神經、調和身體》書中直言,造成身體僵硬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交感神經緊張。
書中以夫妻關係比喻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的關係,形容副交感神經就像「駕馭丈夫的賢明妻子」,無論交感神經的作用是好是壞,都依據副交感神經而定。
對於已被慢性僵硬折磨、愈來愈疲勞的現代人來說,該如何活絡副交感神經以求解套?
以下為書稿摘要:
一般人的疲勞感,多數是因為身體僵硬。
這樣說並不誇張。若要讓自己早上起床時沒有疲憊感,就必須先解除僵硬、讓血流暢通才行。
過度使用肌肉時可能會拉斷、破壞肌纖維,引起局部發炎的現象。
這時候,身體的壓力與精神的疲勞,就會讓交感神經維持緊張的狀態,導致肌肉內部的血管收縮、血流的流通受到阻礙,結果乳酸就停滯在肌肉裡,導致體內出現疼痛現象的致痛物質,對疼痛過敏的肌肉,也因此變得僵硬緊縮。
當心變成「慢性僵硬」
肌肉僵硬或疼痛,又會讓交感神經再產生緊張的反應,最後形成惡性循環。
這種狀況如果放著不管,就會發展成為慢性的僵硬。
尤其是壓力等因素造成的交感神經緊張,更容易形成慢性的僵硬。但是,造成僵硬的原因不只是壓力,寒冷或氣壓也可能造成僵硬。
每年到了十一月前後,氣溫開始下降,天氣變冷。氣溫突降,會讓人體的交感神經傾向緊張,容易讓血液流量減低。
此外,重複穿著外套等衣服,導致重量增加,也會讓肩膀更容易產生僵硬。
再者,十一月是一年當中高氣壓最多的時段,這種高氣壓也會造成交感神經的緊張,讓僵硬更容易發生。
因此,十一月一到,就要留意「冬季的肩膀僵硬」。
甩手跨大步肩頸不僵硬
甩手走路,不但可以有效調整自律神經,也是很好的全身運動。
與其他走路方式,最不同的地方在於:走路時必須先卸除肩膀的力量,手肘伸直不彎曲,腕部的力量也卸除掉,然後,兩手大力前後甩動。
這樣做之後,血液就會流到手腳的末端,且因運動到肩和肩胛骨,能緩和肩部與背部肌肉的緊張,因此也能夠有效地解除頭、肩、背部的僵硬。
還不太能適應大步走路時,因為身體比較難維持平衡,下半身無力的人容易因重心不穩而跌倒。
為了避免跌倒受傷,請以普通的步伐開始走。等到下盤比較結實有力,再逐漸加大腳步幅度和速度。
由於這是為了調整自律神經的活動,每天走十到十五分鐘就行了,盡可能每天都走路。習慣之後,如果能走到微微出汗的程度,效果更顯著。
兩大穴位搶救「無力」
另外,指壓在改善僵硬或疼痛、運動或分泌功能與自律神經的調節作用上,都能發揮各種不同的效果。
指壓的方法是對著身體,以直角的角度,用拇指與食指按壓穴位,如果需要揉捏,就以拇指和食指掐揉刺激。
如果是在背後方等自己無法碰觸到的部位,可以在床上、棉被上放一粒軟的球,仰躺在球上,用身體的重力壓在球上,就可以輕鬆得到指壓的效果。
但是指壓如果太用力,可能導致肌肉組織裂傷等狀況。因此,要調整力道,留意不要用力過度。
以下是能夠改善僵硬導致的全身慵懶無力、頭昏腦脹等不適症狀的穴位
【風池】是在髮際的穴位。將頭往後仰,像要支撐住頭後方一般、以拇指壓住穴位,向頭內部中心壓進。
【肩井穴】當手指往頸部指壓時,位於肩膀與頸之間正中央的痛點,就是肩井穴。
碰到太痛的穴位,可以改用手指或手掌的肌肉輕輕地按摩,用吹風機或暖暖包熱敷也有效果。
如果每天不間斷地做,血流情況就會漸漸改善,接著就會解除不適的狀況。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左岸論壇

GMT+8, 2024-6-1 16:48 , Processed in 0.02169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