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岸論壇

標題: 忙中偷閒,電腦族護眼3招 [打印本頁]

作者: 快樂熊    時間: 2014-5-17 09:00
標題: 忙中偷閒,電腦族護眼3招

天下雜誌 351期

長期盯著電腦螢幕讓你眼睛乾澀、視力模糊嗎?想保護靈魂之窗,小改變就可以有大效果。

螢幕上的數字突然變得模糊,湊近看個清楚,下一分鐘猛然抬頭,遠方的景物反而變得霧茫茫的不能聚焦?

下午一定要看完的文件,卻因為眼睛乾澀猛眨眼,眼眶還泛紅刺痛,怎樣都繼續不下去?

電腦螢幕是多數上班族最「親密」的戰友。但長期盯著螢幕,電腦視覺症候群(Computer Vision Syndrome)的文明病也隨之而來。

台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主治醫師蔡景耀表示,根據國外統計,只要每天平均使用電腦兩小時以上,就會出現電腦視覺症候群。

除了眼乾、視力模糊、怕光的症狀外,還可能引起頭痛、頭暈。嚴重的話還可能造成角膜發炎破皮或細菌感染。

蔡景耀解釋,視力模糊,主要是因為近距離工作,睫狀肌跟著長期收縮,變得調視不全和容易疲勞。而研究發現電腦族平均瞳孔面積比一般人小,對光照的收縮反應也比一般人下降,所以會怕光。

加上專心用眼的時候,平均每分鐘眨眼十二次減少為五次,淚液分泌減少,是眼乾的最主要原因。

工作型態無法更動,長期用眼似乎不得不然。但保護靈魂之窗,小改變就可以有大效果。

第一招:改善辦公環境

改善環境永遠是最直接有效的第一步。

振興醫院眼科主治醫師蔡佳臻建議,民眾可利用測光計測量辦公及居家環境,周邊環境的亮度不宜超過螢幕亮度三倍,光源最好來自左上方,不要被身體擋住,也不要直接打在螢幕上產生反射或炫光。

避免座位直接靠近窗邊,以減少太陽光對眼睛的刺激。可以的話,也不要坐在出風口,因為空調會使得眨眼減少的眼睛更乾澀。

選擇較不閃爍的光源也有幫助。馬偕醫院眼科主治醫師吳鑑修表示,如市面上很多省電燈泡都裝了電子安定器,頻率較為穩定,能減少對眼睛的傷害。

電腦螢幕最好略低於視線水平,而且距離要有一個手臂長(約五十至七十公分)。螢幕平時要悉心保養,避免灰塵髒污或閃爍的情形,使用電腦時螢幕的「亮度」不宜過高,「對比度」適當,字體大小調整成舒服的狀態,較不易傷害眼睛。

第二招:讓眼睛忙中偷閒

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更重要的。
「最主要還是使用眼睛的時間,」吳鑑修說,工作中適時休息,比工作一天後休息一整晚,或工作五天後休息一整個週末不用電腦,要能讓眼睛舒服。

蔡佳臻建議,最好能根據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訂定的標準:長時間使用電腦者每小時休息十分鐘,每三十分鐘看六公尺以外的遠方至少十秒。

休息方式除了閉眼、看遠方外,洗洗臉、涼敷眼睛都有幫助。

也可以適度按摩眼睛。吳鑑修建議,可以用手掌輕輕按壓眼球或大拇指指腹輕按上眼窩內側三分之一處的眶上神經十到二十次。

第三招:妥善使用眼藥水

如果眼睛已經不舒服了,該怎麼辦?

隨身帶瓶人工淚液可能有幫助。蔡景耀提醒,人工淚液的功能主要在滋潤眼睛及避免淚水蒸發,買時要注意,如果買到濃度較高的治療性人工淚液,可能會有短暫視力模糊或刺激感。

一般滋潤性的人工淚液都免不了添加保存劑,每天使用三、四次尚可接受。但如果每小時都要點一次,蔡佳臻說,就可能是角膜上皮已經有損傷,則建議選用不含保存劑的人工淚液。

其他常見的眼藥水包括三種,一種是添加維他命的眼藥水,如維他命B12等。遵照指示,不過量使用,不太會有問題。

另一種是添加了類固醇,有消炎作用的眼藥水。這類眼藥水瓶外不見得明顯標示出類固醇的成份,然而對某些特定體質的人,類固醇的眼藥水可能造成青光眼,長時間使用,還可能造成白內障。因此蔡景耀還是建議,使用前要請教醫師。

第三類讓肌肉短暫放鬆的睫狀肌調節劑,蔡佳臻表示,並不建議一般人自行購買使用。

最後必須注意的是,本身是乾眼症的患者,不太適合在用電腦時戴隱形眼鏡;如果本身有老花、遠視或超過四十歲的近視患者,醫師多半會建議,配一副中近距離用的眼鏡(較一般近視度數少七十五度左右;五十歲以上減少一百五十度),有助抒解眼睛壓力。





歡迎光臨 左岸論壇 (http://leftbank16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